財務實務中應納所得稅額等于利潤總額嗎
時間:2022-11-10 03:22 編輯:長沙代理記賬
財務實務中應納所得稅額等于利潤總額嗎
應納所得稅額*25%=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額,凈利潤是會計上面的說法,應納所得稅額是稅務上面的說法
應納所得稅額=會計利潤(就是凈利潤)-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各項納稅調整-以前年度彌補虧損
應納所得稅額: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本法關于稅收優惠的規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
凈利潤(收益)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后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后利潤或凈利潤.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起征點-三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按照稅法規定確定納稅人在一定期間所獲得的所有應稅收入減除在該納稅期間依法允許減除的各種支出后的余額,是計算企業所得稅稅額的計稅依據.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個人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個人所得稅最終的繳納金額主要有稅率及應納稅所得額兩個因素所決定,2019年新個稅政策推出之后,對我們的應納稅所得額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那么新個稅政策開始執行之后,我們的應納稅所得額應該要怎么計算了?
現在應納稅所得額=個人收入-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起征點.其中專項扣除費用對應的就是我們自己繳納的社保及公積金費用,專項附加扣除指的就是子女教育、住房租金、住房貸款利息、贍養老人、繼續教育、大病醫療等費用,起征點自2019年開始為5000元.
那么如果一個用戶月收入為2萬元,專項扣除每月為1500元,專項附加扣除每月可抵扣4000元,那么該用戶的個人應納稅所得額=20000-1500-4000-5000=9500元,那么按照上述的稅率表,該用戶的納稅金額就為950元.
我國的個稅稅率是按照階梯式執行的,用戶的收入越高,那么對應的個稅稅率 也就越高.
個人所得稅的專項扣除有哪些?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2019年個稅變化的一大亮點.《辦法》指出,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指的是如果納稅人的條件,符合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個專項附加扣除中的一項或多項,就可以根據定額扣除或是限額扣除的方式,來減少納稅人的月度應稅收入,從而降低納稅人的稅負.記者注意到,《辦法》的正式文件與去年10月公布的征求意見稿相比,部分項目扣除的金額有所提升.
《辦法》還規定,大病醫療扣除還允許選擇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也可以選擇由其父母一方扣除.市民孫陽目前在市區租房住,名下沒有房產,并且父母中有一方已滿60周歲,但他還有一個親姐姐,那么孫陽能享受"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兩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總計扣除金額為2500元.孫陽每個月的應扣稅金額在3500元左右,那么按此計算,在2019年1月份,他的應扣稅金額就只有1000元,相應的1月份個人所得稅只需要交30元,比之前少交110元個稅.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財務實務中應納所得稅額等于利潤總額嗎】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希望對您幫助,如果想了解學習更多會計實操、稅收實務問題,可以關注“中國會計網”公眾號,進入會計實務交流群,長沙工商代辦,免費答疑。
- 上一篇:加工票屬于進項發票嗎
- 下一篇:10萬以下銷售額免教育費附加如何入賬